A cup of coffee
A heart set free

Windows Terminal配置Claude Code(代理)专属终端的优雅方案

#Claude Code

我是个有点强迫症的人。每次打开PowerShell都要手动输入那两行设置代理的命令,心里就不舒服。就像每天出门前都要检查三遍钥匙有没有带,明知道带了,还是忍不住摸一下口袋。有一天我突然想,为什么不能给Claude Code创建一个专属的终端配置,打开就自动设置好一切?这个想法让我兴奋了整整五分钟,然后我开始折腾Windows Terminal的设置。半小时后,我成功了。那种感觉就像终于找到了一把合适的钥匙,不用每次都在门口翻包。

file

第一章:为什么我们需要两个PowerShell

大部分人可能觉得,一个PowerShell不够用吗?为什么要搞两个配置?

答案很简单:我们需要一个干净的环境和一个带代理的环境。

想象一下这个场景:

你正在用PowerShell处理一些本地文件,运行git命令,或者安装npm包。这些操作完全不需要代理,甚至走代理反而会变慢。但突然你想用Claude Code,这时候必须设置代理才能连接。

如果你在PowerShell配置文件($PROFILE)里永久设置了代理,那么:

  • ✅ Claude Code能用了
  • ❌ 访问国内服务器变慢了
  • ❌ 某些工具可能因为代理配置出问题
  • ❌ 你得时刻记得自己开着全局代理

更优雅的方案是:创建两个独立的配置文件。

配置类型 用途 代理状态 适用场景
普通PowerShell 日常开发 无代理 git、npm、本地操作
Claude Code专属 AI辅助 自动设置代理 使用Claude Code

这样你想用哪个就打开哪个,互不干扰。就像家里有一双拖鞋和一双运动鞋,出门穿运动鞋,在家穿拖鞋,各司其职。👟

第二章:动手创建专属配置

Windows Terminal的配置界面其实很友好,至少比我预想的要简单。

第一步:复制现有配置

打开Windows Terminal的设置(快捷键Ctrl + ,),在左侧找到"配置文件"部分。你会看到一个"添加新配置文件"的按钮,但不要急着点。

更聪明的做法是:

  1. 找到"Windows PowerShell"配置
  2. 点击右侧的"复制配置文件"
  3. 选择"Windows PowerShell"作为复制源
  4. 点击"复制"

为什么要复制而不是新建?因为复制会继承所有的颜色方案、字体设置、快捷键配置。你只需要修改关键的几个地方,其他的都是现成的。

这就像装修房子,翻新比重建简单得多。🏠

第二步:修改配置

file

现在你得到了一个叫"Profile 9"或类似名字的新配置。开始定制:

1. 名称

把它改成容易识别的名字:

Claude Code

简单明了,一看就知道是干什么用的。

2. 命令行(核心设置)

这是最关键的部分。找到"命令行"选项,在下拉框中选择自定义,然后输入:

powershell.exe -NoExit -Command "$env:HTTP_PROXY='http://127.0.0.1:10808'; $env:HTTPS_PROXY='http://127.0.0.1:10808'; Write-Host '代理已设置,可以直接使用 claude 命令' -ForegroundColor Green"

这行命令做了三件事:

  • 启动PowerShell(-NoExit参数确保执行完命令后窗口不关闭)
  • 设置HTTP和HTTPS代理环境变量
  • 显示一条绿色的提示信息

注意:端口号10808要根据你自己的v2rayN配置修改。如果你的代理端口是10809,就把两处10808都改成10809。

3. 启动目录(可选)

如果你习惯在某个特定目录下工作,可以设置启动目录。比如:

E:\Projects

如果没有特别需求,留空就行。

4. 图标(可选)

想要个性化一点?可以给这个配置设置一个图标。虽然我没找到Claude的官方图标文件,但你可以:

  • 留空使用默认的PowerShell图标
  • 找个喜欢的.ico文件设置上去
  • 或者就用默认的,反正功能最重要

我选择了留空,因为我知道自己三分钟热度,过两天就不在乎图标是什么样了。😅

5. 保存

滚动到页面底部,点击"保存"。

别忘了这一步。我曾经改完配置忘记保存,关闭设置后发现什么都没变,又重新配置了一遍。那种感觉就像写了一篇文章忘记保存,然后浏览器崩溃了。

第三章:实际使用体验

配置完成后,关闭设置页面。现在来测试一下。

点击Windows Terminal顶部标签栏右边的 + 号旁边的下拉箭头。你会看到一个新的选项:Claude Code

点击它。

一个新的PowerShell窗口打开了,第一行就显示绿色的文字:

代理已设置,可以直接使用 claude 命令

这种感觉很微妙。就像你精心布置了一个工作台,所有工具都摆在触手可及的位置,只等你开始创作。✨

验证配置

输入:

echo $env:HTTP_PROXY

屏幕显示:

http://127.0.0.1:10808

完美。代理已经自动设置好了。

接下来直接输入:

claude

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设置,不需要先运行那两行代理命令。Claude Code的欢迎界面直接出现,那只像素小章鱼在屏幕上眨眼睛。

两个世界的切换

现在你有两个PowerShell配置:

普通PowerShell(没有代理):

  • 用来做日常开发工作
  • 运行git、npm、python等本地命令
  • 访问速度快,不受代理影响

Claude Code专属(自动代理):

  • 专门用来运行Claude Code
  • 打开就能用,不需要手动设置
  • 关闭后不影响其他窗口

我现在的工作流程是:打开Windows Terminal,默认是普通PowerShell。需要用Claude Code时,按Ctrl + Shift + 空格(或者点击下拉菜单),选择"Claude Code"配置,新开一个标签。

两个标签页并排,左边写代码,右边问Claude。互不干扰,各司其职。

这种感觉就像左手拿咖啡,右手敲键盘。两只手做不同的事,但配合得很默契。☕⌨️

关于效率的思考

有人可能会说,不就是省了输入两行命令吗?至于这么折腾吗?

但我觉得,效率提升往往来自这些小细节的累积。

每次使用Claude Code都要先输入代理设置命令,看起来只是5秒钟的事。但这5秒钟:

  • 打断了你的思维流程
  • 让你从"想问问题"转变成"要先设置环境"
  • 有时候你会忘记设置,然后看到连接错误,再回去设置

把这个过程自动化后,你的注意力可以完全集中在要解决的问题上,而不是工具本身。

就像一个好的编辑器,你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,因为它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。你只需要专注于写作本身。

而且,这个配置一次设置,永久有效。以后每次打开"Claude Code"配置,都是一个准备好的环境。这种确定性让人感到安心。

我不用担心"诶,我今天设置代理了吗?"或者"为什么连不上?哦,忘了设代理。"

打开就能用,关闭就干净。这才是工具应该有的样子。🛠️


现在,每次我需要AI的帮助时,不再需要在心里默念"先设置代理,先设置代理"。我只需要点击"Claude Code"配置,然后开始提问。

这个小小的改变,让使用AI变成了一件更自然的事。不是"我要用AI了,得先准备一下",而是"我有个问题,让我问问Claude"。

少了仪式感,多了随意性。

而随意性,恰恰是一个工具融入日常生活的标志。
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大神网 - 币圈投资与科技生活博客 » Windows Terminal配置Claude Code(代理)专属终端的优雅方案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