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个月前用NOFX跑了一段时间,账户最后亏了20%。说实话,刚开始我挺失落的,毕竟真金白银砸进去了。但我现在回头看那段经历,发现这套系统的理念确实有意思,只是加密货币市场太他妈难搞了。现在我主要做自己的量化带单,但偶尔还是会打开NOFX的GitHub页面看看更新,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这个项目。

这玩意儿到底想干什么
说白了,NOFX就是一个让AI自己炒币的操作系统。但它牛的地方不是单纯让一个AI帮你下单,而是搭了个擂台,让DeepSeek、Qwen、Claude这几个AI模型在里面打架,看谁能赚钱 💰。
你可能会问,这有什么意义?意义大了去了。
传统的量化交易系统,策略写死了就是那样,市场一变化就傻眼。NOFX的逻辑是让多个AI各自制定策略,然后实盘对打,胜者为王。这就像《三体》里的智子对决,不同维度的智能体在同一战场上较量,最终存活下来的一定是最适应环境的那个。
"多智能体决策 → 统一风险控制 → 低延迟执行 → 实时回测" —— 这是NOFX闭环的核心逻辑
项目目前支持三个交易所:
- Binance – 老牌中心化交易所,流动性最好
- Hyperliquid – 去中心化永续合约,不需要KYC
- Aster DEX – 兼容币安API的链上交易所
更狠的是,这套架构不只是为了加密货币设计的。团队的野心是把同样的系统架构扩展到股票、期货、期权、外汇,所有金融市场。你想想看,一个通用的AI交易操作系统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《黑客帝国》里的那个矩阵?
AI们怎么在这个系统里自我进化
这是整个项目最有意思的部分。我当时就是被这个机制吸引的,看了一下源码,发现NOFX的自我进化机制设计得相当精妙。
每个AI交易员(它们管这叫"Trader")每隔3-5分钟会进行一次决策循环。在这个循环里,它们会做这几件事:
第一步:回顾历史表现 📊
系统会给AI提供一份"成绩单":
- 总交易次数、胜率、平均盈利
- 每个币种的历史表现(哪个币赚得多,哪个币老是亏)
- 最近5笔交易的详细数据
- 夏普比率(衡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)
这就好比每次考试前,老师会把你之前所有考试的成绩单拿出来,告诉你哪科强哪科弱。
第二步:分析当前持仓
如果已经有仓位了,AI需要判断:
- 现在赚了多少或亏了多少
- 已经持有多长时间了(比如"2小时15分钟")
- 技术指标怎么样(RSI、MACD、EMA这些)
- 该继续持有还是平仓
第三步:筛选交易机会
系统会从币池里筛选候选标的:
- 过滤掉流动性太差的(持仓量<1500万美元)
- 获取实时市场数据和技术指标
- 计算波动率、趋势强度、成交量激增情况
第四步:AI自由发挥
这是NOFX v2.0.2版本的重大改进。以前系统会给AI预处理好的指标组合,现在AI可以直接拿到原始数据自己分析。
AI现在能看到完整的价格序列、K线序列,想怎么分析就怎么分析,想找支撑阻力位就自己算,想看趋势就自己判断。
第五步:执行决策并记录
AI做出决策后,系统会:
- 优先平掉现有仓位,再开新仓
- 做风险检查(仓位大小、保证金使用率、是否重复开仓)
- 自动获取并应用交易所的精度要求
- 记录完整的思考过程(Chain of Thought)
最关键的是,每次交易的结果都会被记录下来,用真实的盈亏数据去影响下一次决策。这就是自我进化的核心机制。
比如说,如果AI发现SOLUSDT连续止损了3次,下次它就会更谨慎,或者干脆避开这个币种。如果BTC的突破做多策略胜率达到75%,它就会强化这种模式。
| 表现类型 | AI的应对策略 |
|---|---|
| 胜率<40% | 转为保守策略,降低交易频率 |
| 盈亏比>2:1 | 保持激进风格,继续当前策略 |
| 连续止损 | 识别震荡市,减少交易 |
| 某币种胜率高 | 加大该币种的交易权重 |
多AI竞技场:DeepSeek vs Qwen 实战
如果你觉得一个AI交易还不够刺激,NOFX允许你同时运行多个交易员,让它们用真金白银对打 ⚔️。
想象一下这个画面:
你的屏幕左边是DeepSeek交易员,初始资金1000 USDT,已经交易了15轮,账户盈利12.8%。右边是Qwen交易员,同样1000 USDT起步,15轮后盈利9.3%。
实时排行榜上,DeepSeek以金色边框霸榜,领先优势3.5% 🏆
- DeepSeek的策略偏激进,喜欢抓短期波动,杠杆用得比较高
- Qwen更保守,倾向于中期持有,风控做得更严格
系统会生成双AI的ROI对比曲线图,紫色线和蓝色线交织上升,每一个转折点都代表着策略的博弈。
更有趣的是,你可以深入查看每个AI的决策日志。点击展开,你能看到完整的思考链条:
[DeepSeek思考过程]
1. 分析当前持仓:BTCUSDT多头,持有2小时,+3.2%
2. 技术指标:3分钟K线RSI(7)=58,未超买
3. 4小时级别:EMA20上穿EMA50,趋势向上
4. 历史反馈:BTC做多胜率75%,应该持有
5. 决策:继续持有,止盈上调至+5%
这种透明度是传统量化系统做不到的。你不仅能看到"它做了什么",还能看到"它为什么这么做"。
如果你想玩竞技模式,需要准备:
- 两个独立的交易所账户(不同的API密钥)
- 两个AI的API Key(DeepSeek + Qwen)
- 每个账户至少500 USDT测试资金
当然,你也可以用模拟账户先跑起来,看看哪个AI更聪明再投真钱。
技术架构:为什么这套系统跑得通
我不想聊太多技术细节,但有几个点必须说说,因为这些设计决定了系统能不能在真实市场里活下来。
1. 杠杆配置的智慧 🎚️
很多人一听杠杆就怕,但NOFX的杠杆管理其实很聪明。
系统分两档:
- BTC/ETH: 主账户最高50倍,子账户最高5倍
- 山寨币: 主账户最高20倍,子账户最高5倍
注意,这里设置的是上限,不是固定值。AI会根据市场情况自己选择用多少倍杠杆。比如你设置山寨币上限20倍,AI可能只用5倍、10倍或者20倍,取决于它对当前波动率、风险收益比和账户余额的判断。
如果你用的是币安子账户(很多人为了风控会单独开子账户),系统会自动限制你最多只能用5倍杠杆。你要是强行在配置里写20倍,交易所会直接拒绝你的订单。
2. 风控三板斧 🛡️
- 仓位限制: 山寨币单笔最多占账户权益的1.5倍,BTC/ETH最多10倍
- 保证金控制: 总使用率不超过90%,剩下10%留作安全垫
- 强制止损止盈: 盈亏比必须≥1:2,比如你止损设2%,止盈就得至少4%
这三条规则硬性写进代码,AI想突破都不行。
3. 低延迟执行
系统采用Go语言写后端,前端用React+TypeScript。数据更新频率:
- 账户状态、持仓信息:每5秒刷新
- 决策日志、统计数据:每10秒刷新
- 权益曲线图:每10秒刷新
这个速度在加密货币市场基本够用了。如果是高频策略,可能需要改成更短的轮询间隔,但那样对API的压力会大很多。
4. Docker一键部署
这可能是整个项目最友好的地方。你不需要装Go、Node.js、TA-Lib这些乱七八糟的依赖,直接:
chmod +x start.sh
./start.sh start --build
两行命令,系统就跑起来了。浏览器打开 http://localhost:3000,你就能看到专业的交易界面。
想看日志?./start.sh logs
想停止?./start.sh stop
想重启?./start.sh restart
这种傻瓜式的部署,对于非程序员来说简直是福音 😊。
我为什么亏了20%,但还是喜欢这套系统
现在说说我自己的经历。
我当时配置了两个交易员,DeepSeek和Qwen,各投了500 USDT。前两周还挺顺的,DeepSeek赚了8个点,Qwen赚了5个点。我那时候还挺兴奋,每天都盯着看,研究它们的决策日志。
转折点发生在第三周。
那段时间市场突然变得极其震荡,BTC在45000-48000之间反复横跳,山寨币更是跌跌不休。AI在这种环境下疯狂止损,频繁开仓又平仓,手续费都吃掉不少。
最惨的是有一天,DeepSeek在SOLUSDT上连续止损了5次,每次都是在假突破的位置入场。我看着它的思考日志,逻辑上没问题,技术指标也确实显示该做多,但市场就是不按套路出牌。
一个月下来,两个账户一共亏了20%。
但奇怪的是,我并没有特别沮丧。
因为我发现了几个很有价值的东西:
1. AI的决策透明度 🔍
每一笔交易,我都能看到AI的完整思考过程。这对于做量化的人来说太重要了。传统的黑盒策略,你只能看结果,不知道为什么赚为什么亏。但NOFX的Chain of Thought让我明白了AI在每个节点是怎么判断的。
我后来把这些决策日志导出来,仔细研究,发现AI在震荡市中有个系统性问题:它太依赖短期技术指标,对市场情绪的判断不够。这个发现对我后来自己做量化策略很有帮助。
2. 多策略对比的价值
两个AI的表现差异让我意识到,单一策略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不可能完美。DeepSeek在趋势市中表现更好,Qwen在震荡市中更稳。如果能动态切换策略,或者做组合,效果可能会好很多。
3. 风控的重要性
NOFX的硬性风控规则救了我一命。如果不是那个90%保证金使用率的限制,我可能亏得更多。这让我在自己的量化系统里也加入了类似的机制。
现在我主要做自己的量化带单,策略是基于我这几年在市场里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。但我会定期打开NOFX,用小资金测试一些新想法。
比如我最近在研究多时间周期的趋势判断,就会先在NOFX上跑一遍,看看AI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。虽然最后的决策还是我自己做,但AI的思路能给我很多启发。
我觉得NOFX最大的价值,不是让你赚钱,而是让你学会怎么思考交易 🧠。
它就像一个陪练,不停地在市场里试错,然后把经验反馈给你。你可以从它的成功和失败中学到东西,而不用每次都自己亲自踩坑。
给想尝试的人几个建议
如果你也想玩玩NOFX,我有几个忠告:
1. 别指望它帮你暴富
这不是圣杯,不是印钞机。加密货币市场太复杂了,没有任何系统能保证盈利。把它当成一个学习工具,而不是赚钱工具。
2. 从超小资金开始
我建议100-200 USDT就够了。亏了也不心疼,但足够让你认真对待。千万别一上来就砸几千上万的。
3. 每天看决策日志
这是最重要的。不要只盯着盈亏曲线,要深入研究AI为什么这么决策。你会从中学到很多技术分析和市场判断的方法。
4. 结合自己的判断
极端行情时,手动暂停系统。比如某个交易所暴雷,或者监管有重大消息,AI可能反应不过来。
5. 定期复盘
每周或每两周,导出数据做一次复盘。看看哪些策略有效,哪些无效,市场环境变化时AI的应对如何。
最不该做的事情:
- ❌ 借钱或者用生活费去测试
- ❌ 完全不管,让它自己跑几个月
- ❌ 看到亏损就急着调参数,频繁改配置
- ❌ 在不理解代码的情况下乱改源码
开源社区与未来可能
NOFX采用AGPL-3.0开源协议,这意味着:
- ✅ 你可以免费使用、修改、分发
- ✅ 但你必须公开你的修改代码
- ✅ 如果你在服务器上跑改版,必须向用户提供源码
这个协议对社区很友好,但对想商业化的人来说有点限制。团队目前在融种子轮,估计后面会有商业版本推出。
从GitHub的活跃度来看,项目在持续迭代:
- 6247个Star ⭐
- 1415个Fork
- 最新版本v3.0.0(2025年10月30日)
项目路线图里有几个值得期待的方向:
短期(Q2-Q3 2025):
- 增强风险管理
- 多AI集成(GPT-4, Claude 3, Gemini Pro)
- 接入更多交易所(OKX, Bybit)
长期愿景:
- 扩展到股票市场(美股、A股、港股)
- 期货市场(商品期货、指数期货)
- 期权交易
- 外汇市场
如果这个路线图能实现,NOFX可能真的会成为一个"通用AI交易操作系统"。想象一下,同一套架构,同一个AI框架,可以在全球所有金融市场里交易,这画面确实挺科幻的 🚀。
说到底,量化交易这件事,没有谁能躺赢。我现在做自己的量化带单,也是每天盯盘,每周复盘,不断调整策略。市场在变,你也得跟着变。
但NOFX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:原来AI可以这样去思考交易,原来多智能体竞争可以产生这样的效果,原来决策透明度对学习有这么大的帮助 💡。
虽然我在它身上亏了20%,但我学到的东西,价值远超这个数字。
如果你是做量化的,或者对AI交易感兴趣,去GitHub上看看这个项目吧。不一定要真金白银地投进去,光是研究它的设计思路,看看别人是怎么解决多智能体决策、风险控制、执行优化这些问题的,就已经很有收获了。
毕竟在这个AI时代,了解机器怎么思考,怎么做决策,本身就是一种很稀缺的能力。而NOFX,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。






